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17-01-03 17:04:55    来源: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3年,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隶属国家体育总局。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约1100余亩,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拥有室内外训练场馆共百余个。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管理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冰雪运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10个学院,体育传媒系、外语系、体育艺术系、运动康复系、社会体育系5个系,附属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和附属中等体育专业学校2所中等学校。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设在学校。
    学校现有教育部运动与体质健康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能训练与身体恢复重点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图书馆藏书118万册。
    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现有16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广告学、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舞蹈表演、运动康复、休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拥有教育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法学、文学、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心理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体育硕士、艺术硕士和新闻与传播硕士3个专业学位以及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体育学科整体水平在教育部近十年组织的三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近15000名,其中本科生9000余名,研究生2400余名。近5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超过北京地区高校平均就业率水平。
    建校以来,学校积极践行并彰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功能,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学校创办了研究生“冠军班”,截至2015年,已培养奥运会、世界杯和世界锦标赛冠军运动员及其教练员312人,其中奥运冠军73人。2015年,又创办了“残奥冠军班”,招收优秀残疾人运动员。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教育、训练工作需要,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坚持科研育人,通过高水平科研促进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着力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和重大项目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荣获了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课题以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层次、水平和整体实力得到全面提升,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优秀体育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干部,为中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及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2008年,学校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1年,荣获由国际奥委会授予的“体育与社会责任奖”。学校3任校长钟师统、马启伟、金季春分别荣获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学习和研究奖”和“体育与教育奖”。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对外开放参观的重点单位之一,北京体育大学是向世界展示新中国体育成就的重要窗口。1955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先农坛体育场观看了中央体育学院排球队与印度国家排球队、中央体育学院和第一机械足球联合队与苏联球队的比赛。建校以来,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方向,为中国体育外交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已为106个国家培养留学生万余名,其中,阿列克•马迪申博士2015年当选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先后授予克罗地亚前总理、克罗地亚奥委会主席兹拉特科•马泰沙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8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学位。2009年,国家留学基金委设立专项,资助研究生“冠军班”出国留学,随后,该项目纳入“中美人文交流高层次磋商机制”。目前,学校已派出60余人。
    学校确立了到2020年力争走在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前列的奋斗目标,“十三五”期间,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校,继续推进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向着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宏伟目标迈进。
 
一、招生专业介绍
运动训练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竞技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突出专项技能,能够在专业和职业队、体校和学校代表队、体育俱乐部等相关部门,从事训练、教学、竞赛、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管理学、运动选材学、运动竞赛学、运动按摩学、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体育管理部门、各类体校、俱乐部、高等院校及各类学校代表队教师。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在学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从事武术、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理论、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学概论、太极推手、综合格斗、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中医学基础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各级学校、业余体校、武术院(馆)、各级体育局及武术运动队、公安、部队、武术研究机构、健身养生机构、表演团体、公司、企业、国外相关机构等。
休闲体育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休闲体育基本理论与知识、基本技术与技能,具备休闲体育实际工作和创新创业基本能力,能在政府或民间各级组织从事休闲体育指导与服务、体育体验旅游产品和智力运动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休闲体育概论、休闲与社会、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社会心理学、休闲环境与健康、休闲体育项目管理、休闲体育经营与管理、运动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等。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就业方向:政府或民间各级各类组织从事休闲体育指导与服务、体育体验旅游产品和智力运动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二、免试招生项目
运动训练专业:
田径、篮球、排球、沙滩排球、足球(11人制)、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花样游泳、跳水、体操、蹦床、艺术体操、摔跤、柔道、举重、拳击、击剑、射箭、马术、跆拳道、棒球、垒球、橄榄球(7人制)、手球、水球、高尔夫、空手道、帆船帆板、短道速滑、自由式空中技巧、单板U型场地、自由式滑雪、冰壶、冬季两项、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武术套路、武术散打
休闲体育专业:自行车、围棋、国际象棋
三、免试条件及要求
(一)符合2017年高考报名条件,并取得生源所在地高考报名号;
(二)办理正式招收手续、工资关系在体育系统运动队且工资实行运动员基础津贴和成绩津贴(职业运动员不受此条件限制);
(三)运动成绩优异,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1.曾获指定项目比赛(见体科字〔2016〕179号文件附件1)全国前三名、亚洲前六名、世界前八名,武术套路传统项目运动员需同时获得运动健将等级称号;
2.获得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和武术项目运动健将称号;
3.获得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
(四)申报运动训练专业冰球、棒球和橄榄球项目,免试入学的运动员将在2017年运动训练单招统一考试期间进行专业水平复核,具体安排另行通知。需按组织统考院校收费标准缴纳报考费。
申报休闲体育专业自行车、围棋、国际象棋项目,免试入学的运动员将在我校进行专业水平复核和面试考核,具体安排另行通知。需向我校缴纳报考费100元。
四、报名办法
(一)报名方式:采取网上报名和邮寄报名材料相结合的方式。
(二)网上报名、邮寄报考材料(学校网站、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站均需报名)
1.学校网报时间:2017年1月10日-2月10日
报名网址:http://zs.bsu.edu.cn(北京体育大学本科招生网)
2.报名材料接收时间:2017年1月10日—2月10日
通过邮政EMS特快专递方式,将以下报考材料邮寄至我校,现场不接收报考材料。
(1)《普通高校2017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审批表》
(2)《北京体育大学2017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报名表》
(3)《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生体格检查表》
(1)至(3)的表格均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报名表》按表中要求签字盖章,《体检表》须县级以上医院体检,附转氨酶检测化验单;
(4)等级证书: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5)获奖证书: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考生须保存等级证书或获奖证书扫描件的电子版,以便3月份登录国家体育总局免试报名系统时上传。
(6)学历证明:高中毕业证书复印件或同等学力证明;
(7)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临时身份证无效);
(8)高考报名号:参加户口所在地高考报名时获得的高考报名号。
注:以上(1)至(7)的报考材料均须用A4纸打印或复印。
3.登录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经我校审核通过的考生(审核结果将在学校本科招生网进行反馈),务必于2017年3月1日12:00前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网(http://www.ydyeducation.com)或“运动员教育”(网站APP)的“免试入学系统”进行报名,并根据系统要求上传相关材料电子版(见系统通知)。
4.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中央军委体育管理部门和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进行运动员资格审核。
五、学费标准
我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休闲体育专业学费为每生每年5500元。住宿费为每生每年750、900、1200元不等。
注:以上学费和住宿费为2016年标准,2017年有新标准则按新标准收取。
六、本简章未尽事宜,按体育总局、教育部招生政策执行。
七、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48号
邮政编码:100084
咨询电话:010-62989047、62989342
监督电话:010-62989450
招生网址:http://zs.bsu.edu.cn
 
 
附件:体科字〔2016〕179号文件附件1《2017年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的竞赛项目及赛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