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 > 体育教育 > 正文
武汉一高校:课外时间体育锻炼计入体育课成绩
发布时间:2017-11-06 16:33:54    来源: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

近日,武昌理工学院出台的新规:针对大一大二学生推行“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课平时成绩构成做出调整,课外时间跑步、骑行等锻炼活动将计入体育课的成绩。

1.jpg


据了解,该校如今体育成绩的构成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期末技能考核与平时表现,两者呈1:1的分值比。而课外体育锻炼就属于平时表现中的课外作业部分,作业主要是由体育老师布置的课外锻炼任务,即用某健身软件打卡的作业项目。不同年级、练习不同体育项目的男生和女生每月运动量都有相应的明确规定。

  使用过程中,学生认证通过APP之后,有训练、跑步、骑行、行走四个模式,自行选定模式后,点击定位,系统便会记录下学生跑步的路线和总里程数,系统还会有语音提醒以及月记录。学生用app完成课后锻炼作业后,点击保存记录,系统便会自动进行记录。使用该软件没有时间限制,随时想跑就跑。每到月末学生统一将整个月的运动量以及相应的运动次数的统计表截图发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则根据学生运动量情况给予评分。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武昌理工学院的新规是值得点赞的。因为对于平常喜欢运动的学生而言,这种方式有助于他们形成一个运动的习惯,而对于缺乏运动的学生而言,新规给了他们一个体育锻炼的督促;而且,相比于一些简单粗暴式的教育方式,此举显然更有利于大学生接受,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而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近些年来,解决大学生的体质下降的问题逐渐被提上了日程。中学生运动会记录“沉睡”40年无人破、学生近视率成为无解、体育成绩止步中考……而一旦考上大学,大学生由于缺乏锻炼的习惯,所以“起床靠叫、吃饭靠送、不到凌晨不睡觉”逐渐成了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写照。作为教育机构,大学正是出于这种背景,才作出了这些“改革活动”。

实际上,为了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许多大学可谓是煞费苦心。清华大学重启90多年前“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老校规,只为让学生多学一门生活技能;郑州大学设立“早餐工程”,只为让学生养成早起的习惯;许多大学也定期举办“校园三走”活动,鼓励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但是,这种种现象其实也在提醒我们: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上是缺乏明确的驱动力的。对大学生来说,“体育课程改革”虽然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引导学生为了取得体育分数而进行自我锻炼,但从长久而言,大学生始终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而锻炼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常态,长期依靠外界力量来维持,可能不是长久之计。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笔者认为,一个人只有具备自我管理能力,才能做到真正地持之以恒。大学生是社会建设力量的后备军,且社会需要一个强健的体魄去支撑这个社会的未来,所以必须努力让体育锻炼成为大学生的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