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
体教联盟
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修建室内冰球场,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经常到室内冰球场练习。及至9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魁北克、温尼伯等城市相继出现室内速度滑冰比赛。1905年加拿大首次举行全国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锦标赛,后逐渐在欧美国家广泛开展。1969年加拿大在第33届国际滑冰联盟代表大会上,向与会代表散发了《短跑道速度滑冰规则》,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76年首次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尚佩思举行国际短道速滑赛。1981年起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
1988年短道速滑首次被冬奥会列为表演项目 。
1992年被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有男子500米(1994年列入)、1000米(1992年列入)、5000米接力(1992年列入)、1500米(2002年列入)、女子500米(1992年列入)、1000米(1994年列入)、3000米接力(1992年列入)以及1500米(2002年列入)。
比赛分项
男子4圈追逐、7圈追逐、9圈追逐、全能、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5000 米接力;
女子4圈追逐、7圈追逐、9圈追逐、全能、500米、1000米、1500米、超级3000米、3000米接力。
比赛规则
短道速滑比赛采用淘汰制,以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4-8名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最新规则规定,预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之后的比赛按照上一轮比赛的成绩确定站位,成绩好的站内道。比赛途中在不违犯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 场地周长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
比赛方式
一般情况下,500米、1000米等短距离比赛由4名选手同时出发;1500米以上的长距离比赛由6-8名选手同时出发
只有每场比赛获得前2~3名的选手才可以进入下一轮比赛,因此比起记录,排名更加重要
由于赛道较短,且由多位选手同时滑行,因此允许一定程度上的身体接触,但是推挤其他选手或阻碍前进路线的行为将被视为犯规
禁止脱离跑道、降低速度、冲撞、踢出局
违规被取消资格的选手将无法进入下一轮的比赛
所有运动员必须佩戴下列装备:
1)短道速滑安全头盔应符合现行的ASTM标准。头盔必须有一个规则的形状,不能有突起。
2)耐切割手套或皮革制成的连指手套,或不含羊毛的合成材料手套。
3)防割、防扎耐用材料的护腿。
4)符合97.1402号MU型安全比赛服。
5)长袖长裤连身服。
6)软垫或软垫的硬壳护膝。
7)冰刀管必须是封闭的,刀根必须是圆弧形。最小半径为10毫米。刀管最少有两点固定在鞋上,没有可动的部分。
8)所有中国运动员必须佩戴中国滑冰协会批准使用的护颈。
比赛特点
和其他单纯比较运动能力的比赛项目不同,短道速滑的实质是考验人与人之间战术配合的体育比赛项目。短道速滑有着丰富的战术体系。短道速滑战术是依据项目特点,竞赛规则以及赛场变化为战胜对手,实现统一目标所采取的个人或集体行动手段的总称。
在短道速滑比赛中,不同的战术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短道速滑战术按性质可分为领先类战术、拖后类战术、破坏与犯规类战术、掩护与配合类战术以及心理战术等。(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