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文
当下教练员就业形式如何?为什么这一岗位很热门却长期空缺?
发布时间:2021-11-22 14:49:10    来源: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


前几日,体教联盟的工作人员收到了两张微信截图,取自一位合作机构的教练员向我们咨询招聘教练的聊天记录。

·详见下图:



从上面的聊天记录中我们可以得出三点结论:


1. 当下的教练员岗位缺口确实很大,是新人入行的好时机。


2. 机构与和学校合作,会指派教练员进入校园执教,可能是课后服务或者是专项校队工作。


3. 机构对招聘教练员的资质要求很高,需要持有与岗位相符的证书。

不可否认的是,自“双减”政策颁布以后,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开始逐渐重视体育美育的教育。尤其是在最近的一系列政策中有明确提到,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都要有1~2节体育课...

如今在这个体育教培行业的”双减“风口中,各个学校的体育老师岗位有了巨大空缺...

原来一个班一周最多只有两节体育课——现在?体育教学的工作量翻了三倍不止....每个学校原先配置的一至两名体育老师根本不够用。

要知道如今这么多后来者对体育教培行业趋之若鹜,既然有如此热门的岗位空缺,为何还是一直招不到人呢?

在文章开头聊天记录的截图中有提到,还有部分学校有专项运动队的教学任务,这要求的不仅仅是体育老师的数量了,在教学质量上也会有很高的要求。

显然,不管是在校外体培机构还是在学校,能保证保质保量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专业教练并不多~

只不过在相对的情况下,体培机构的教练因为行业竞争压力大,又一直主攻专项,所以普遍对体育教学的研究更深刻一些(不是绝对)。

因此,为了在短时间内响应政策号召,不少学校都选择与校外体培机构合作,引入专业教练进校园来缓解燃眉之急。

早先教育部联合部分地区的体育局也曾印发通知,明确在大中小学设立教练员岗位,打通专业优秀退役运动员和高水平技能型体育人才进入学校担任专兼职教练员的通道,贯彻“专业教练进校园”的指导方针。

虽然职能机构对此表示支持,但是在落实中,还是有很多方面亟待改进:

以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为例,这是一所重视体育尤其是足球、篮球项目开展的体育强校。自上学年教委提出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要求之后,学校体育老师不足的问题就显现出来。

后来,学校开始与校外培训机构签约,付费请机构的教练到学校来参与课后服务,家长反应效果褒贬不一。

有的家长觉得没有必要,只是锻炼身体的话,这样只会徒增经济和时间成本;还有的家长觉得不错,孩子如果能养成专项运动技能,足以终生受益。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还需要学校、机构和教练员三方都做出针对性的革新。

尤其是在教练员的教学实施层面,家长和学校一般不会吝啬基础的教育成本,但如果要获得大家的信任,还需要用教练员自己的专业水平进行因材施教。

在如今的“双减”风口下,唯有拥有专业资质的教练才能在时代的洪流中把握住机会。

专业资质到底有多重要?

它是很多教练职位的准入门槛,家长和学校的参考标准。

教练员多参加一些专业学习和考试,也就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专业资质。

体教联盟APP作为专业的“体育教育服务平台”,针对教练员、退役运动员和体育专业学生,提供求职应聘、职业发展、能力提升、专项技能培训等相关服务。

不仅如此,为更好的服务广大教练员,体教联盟APP上线了全新的体教联盟教练员中心,其专属会员权益、课程服务更为全面直观,从培训、就业、职业规划等方面为教练提供助力。

现在,成为体教联盟APP官方认证的专业教练之后,将会得到资质认证、空间分享展示等更多权益服务!

结语

通过图片中机构向我们反应的情况,你知道最大的受益群体是谁吗?

毫无疑问,是刚准备踏入社会的应届体育毕业生!

工作不好找?岗位已招满?这些都不存在,现在体育教培行业的就业机会还是很多的!

然而机会虽然多了,但就业门槛也同时变高了。好在大环境是在慢慢变好,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体育教育行业的大门就永远敞开着。

对机构或者学校来说,教练员都是体育教学的主心骨,在扩大教练员职业发展机会同时,保证就业人员受过正规培训、拥有专业资质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