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
体教联盟
今天,《湖北日报》以《创一流 强特色 促发展——武汉体育学院高质量推进“中国前列 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为题,聚焦武汉体育学院奋力谱写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体育大学新篇章,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近70年来,武汉体育学院一代又一代师生用报国情怀书写使命担当,扎根荆楚大地,发扬“马灯精神”,引领体育教育服务国家和湖北体育事业发展,在艰难中创业,在改革中创新,趟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体育院校特色与风格的发展路径。
立足新起点,启航新征程。武汉体育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对接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深度融入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战略,强化办学特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围绕“中国前列、世界一流”总体目标,奋力建设高水平应用研究型体育大学,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贡献。
服务教育强省建设显学科发展特色
武汉体育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构建“体育+”和“+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学科体系,不断推动体育学科与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融合发展。
●体育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成功进入A类层次,是湖北省属高校中唯一进入A类的学科和高校;
●入选湖北省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体育学入选湖北省首批“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
建设名单(武汉体育学院获批名单)
●学校是湖北省较早获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年博士招生规模居全国体育院校第三位;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8项;
●专业建设特色明显,获批11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课程、教材建设引领作用凸显,获批17门国家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武汉体院获批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连续9年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影响力指数稳居全国体育学术期刊前列;
●教学团队成绩优异,获批11个省级教学团队和9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创设了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是全国唯一举办独立学院的体育院校。目前,体育科技学院在校生已达近6000人,获批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服务体育强省建设展竞技体育水平
武汉体育学院围绕国家“奥运争光”和湖北“奥运续金”计划,优化项目布局,组建重点团队,取得了优异成绩。
●东京奥运会上,武体学生、教师和校友弘扬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取得3金、5银、1铜,是继北京奥运会后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
在东京奥运会上,我校师生、校友获得3枚金牌
5枚银牌、1枚铜牌
●第十四届全运会上,竞赛项目取得18金、15银、19铜,其中代表湖北取得11金、10银、10铜,群众赛事取得2金、1铜的佳绩;
●第十四届全运会上,湖北赛艇皮划艇共取得6金,居全国第一,武体自主培养输送的赛艇皮划艇运动员贡献了其中的5金,为湖北夺得该项目第一做出了突出贡献,彰显了武体水上运动项目的极大优势;
我校2019级硕士研究生田盛芳、孙悦雯
获陕西全运会女子500米双人皮划艇项目金牌
●承办全国第二届智运会、第七届世界军运会拳击比赛;连续7年举办中国体能高峰论坛;
●组建中国水上运动学院、中国拳击学院、中国健美健身学院等国字号学院;
中国健美健身学院落户武汉体育学院
中国拳击学院在武汉体育学院正式揭牌
●被授予国家体育事业贡献奖、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奖项;
●近5年,获亚运会金牌7枚,青运会金牌18枚;输送运动员371人次、教练员及科医人员38人次,培养运动健将51人,获省部级奖励19人次;
●是全国体育院校竞赛协作会和全国运动训练竞赛联盟主席单位;在全国体育院校比赛中,成绩均位居前列;
●每年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体育人才规模居全国高校首位,持续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
●组建体育产业研究院,深化校政校企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服务体育产业发展。
武汉体育学院伴随新中国的成立而初创,经过近70年的发展,武汉体育学院已经成为一所具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光荣的办学历史、鲜明的办学特色、辉煌的办学成就的体育大学。9月下旬,中国共产党武汉体育学院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举行,提出新时代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中国前列、世界一流”应用研究型体育大学。
中国共产党武汉体育学院第十四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学校将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遵循“一二三四五六”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人才培养能力、学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
到2025年,为率先实现湖北省属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突破、率先实现中西部地区体育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突破夯实基础,综合办学实力稳居国内体育院校前列。
第二步
到2035年,体育学科达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水平,“体育+”和“+体育”实现重大进展,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极大增强。
第三步
到2049年,全面实现“中国前列、世界一流”应用研究型体育大学奋斗目标。
“一二三四五六”发展思路
紧扣一个根本任务
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不放松,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淬炼二个显著提高
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高
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高
加快三项全面提升
体育学从A-到A的新提升
一级学科博士点从一个到多个的新提升
人才教学科研上从省级到国家级的新提升
优化四大校区功能
东湖主校区突出研究型人才培养
藏龙岛校区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武当山校区突出特色人才培养
豹澥校区突出后备人才培养
形成科学合理、配置最优、功能互补的“一主三副”校区功能布局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
“体教融合”机制改革
“体医协同”机制改革
“术学并重”机制改革
“内外开放”机制改革
“师生共享”机制改革
统筹六大重点工程
党的政治建设工程
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工程
高层次人才汇聚工程
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竞技体育特色品牌提升工程
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