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正文
清华的体育课,是这样赢得地位和尊重的
发布时间:2018-06-02 20:22:01    来源: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

微信图片_20180602202251.jpg

 5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杨斌、教务处处长彭刚等一行5人,就如何在体育课程中有效落实“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到体育部进行专题调研。会议由体育部主任、体育部教学委员会主任刘波主持。体育部党总支书记马新东、副主任赵青及10余名教师参加调研座谈。

听取了各位老师的发言后,杨斌代表学校高度认可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课教学在有效落实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上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价值塑造层面,清华有着良好的体育教育传统:爱国爱校、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全面发展、面向全员重视全过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杨斌指出,体育课是清华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每个学生至少4个学分的体育课程,以体育技能学习为载体和手段,更要在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上达成教育效果,这方面已经有不少精彩的实践,现在需要全面建设到每位老师每个课堂的学习成效当中去。体育教学中的能力培养,可以聚焦抓几条:包括沟通交流、人际互动和团队合作在内的领导力的培养,学生记录反馈训练中的反省反思、洞察顿悟而促进写作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等。另外,杨斌希望体育部加强对课程标准体系的研究,形成标杆;加强对教育教学的传帮带,凝练并提升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在新时期形成具有全国引领性的教育教学成果。

座谈会上,彭刚谈到“三位一体”教育理念已经在全校形成广泛共识,深入探讨其具体内涵和实现路径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全校各院系都在积极研讨落实的背景下,公共课应该充分发挥其“三位一体”的育人作用。彭刚还介绍了思政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和沟通能力方面具体的做法和经验。

围绕体育课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落实“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刘波在座谈会上汇报了清华体育育人的传统和体育教学的特色,重点强调了体育教育在价值塑造上发挥的作用,提出体育教学知识传授是基础,能力培养是拓展,价值塑造是关键。

刘波还介绍了体育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的具体案例:每节课利用5分钟时间由学生介绍“体育小常识”提高表达能力;通过对比赛规则、流程的学习,在教学比赛中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体育礼仪,学会尊重对手培养体育道德;要求学生写书面课堂总结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等,这些具体有效的措施使某些体育课在学生通识教育的能力培养上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后,赵青、周涛、董刚、王海燕等多位不同年级不同课项的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结合各自课程的特色进行了能力培养的经验分享。与会教师就体育课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热烈讨论,共同探讨“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如何更好地有效落实。(来源:动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