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
体教联盟
长按二维码·了解相关课程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社会人士质疑新政策所带来的红利。毕竟大部分省市地区的体育中考和体测并不难,真的会有更多家长为校外体育培训掏腰包吗?
孰好孰坏尚未有定论,但是对体育界各路人士来说,如今已不再是副科的体育,能推开体培新时代的大门吗?
然而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体育考试培训真的越来越“火”了,被家长送去参加培训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01
近日,有媒体专门采访到了两家在厦门体育中心附近专门针对体育中考的培训机构。其中一家机构的培训为“一对三”,即一名教练一节课负责带3名学生,时间为90分钟,费用为130元。
针对不同的需求,培训机构推出了时间安排各异的“套餐”。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机构在寒假期间有专项的培训班,时间约为10天,教练会根据学生的各项测试成绩,有针对性地制定训练方案,总费用约为3000元。另一家体育中考训练班则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价格最高可达1.3万元。
与此同时,体育培训火爆的情形同样也出现在上海,一些培训机构打出了“运动兴趣+应试提分”的口号。有的机构还推出了“3个月中考体育提分计划”,为学生配备“中考顾问团队”和“具有丰富测评经验的专业教练团队”,收费不菲。
体育中考培训不菲的价格挡不住家长们为孩子报班的热情。“中考竞争激烈,差一分就是落后几百名!”不少家长给孩子报体育中考培训班,都有类似的想法,蔡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暑假,蔡女士给读初二的女儿报了一个体育中考培训班,每天培训两个小时。蔡女士说,女儿的学习成绩不错,体育成绩却不太好,经过训练后运动水平提高很明显。
不仅仅收费不菲,各种体育培训机构就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遍地开花,数量较5年前翻了两倍不止。
仅在云南省昆明市拓东体育场周边,粗略统计到的体育培训机构就有20多家,很多招生广告上都有类似的一句话:“接受中考所有体育必考项目的单独培训。”
在新政推出近半年以来,当地已有多家体育培训机构推出了相关课程,中考催生的行业需求已经明显浮现。特别是在中高考面前,家长们的确会心动。
“没人愿意在体育项目上丢分。”来自北京的家长刘石道出了自己的担忧,“我家孩子有点胖,上楼都喘,我们的确该重视起来了。”正因此,刘石打算近期带孩子参与体适能和滑雪的培训,不仅是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也有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暂时远离电子产品并增进亲子关系的考虑。
分值的增长,让家长们更看重了身体锻炼的价值。
更有甚者,部分孩子正上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家长也开始未雨绸缪。有家长在采访中表示:“2021年上海中考体育分值还是30分,等到自家孩子中考,分值大概率是要涨,我们不希望体育成绩拖孩子的后腿。”
02
分值提升不等于难度加大
紧盯分数不如培养孩子习惯
关于校外体育培训的持续火热,家长为孩子们在体育锻炼上“开小灶”的行为,社会各界人士又是如何评价的呢?
中国教育报近日刊发评论文章,关注中考体育培训热。
改革:分值提升不等于难度加大
在本轮中考体育改革中,云南省打响了“头一炮”。该省公布的《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考试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
“《方案》标准并不高,考试也不难,学生选择的空间是比较大的。”云南省中考体育改革专家组秘书长、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聂真新表示,《方案》从起草到发布,历时三年百易其稿,目的就是确保科学性。
虽然云南中考体育改革是因分值提升而被广泛关注,但分数本身并非改革的目的。早在2020年1月,该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徐忠祥就公开表示:“我们提高中考体育分值的目的,就是让学校更加重视体育,让家长、社会更加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引导教育回归本位。”
家长:紧盯分数不如培养孩子习惯
面对体育培训行业热度走高,实际质量却参差不齐的现状,云南省中考体育改革专家组秘书长、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聂真新道出了自己的担心:“体育培训有很强的专业性,不是随便拉几个人就能组个班的。”
他表示,运动是个科学、系统的过程,如果家长急于见成绩,培训班迎合家长心理让孩子运动过量,不仅会影响孩子对体育的兴趣,更会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目前兴起的体育培训班,很多不具备相关资质,培训人员专业水平有限,场地器材也不足,还容易造成孩子的意外损伤。
比起紧盯分数、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上培训班,专家更建议家长以身作则,从小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
“在孩子的一生当中,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学习重要,但身心的健康发展更重要,所以家长应该帮助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参与体育锻炼,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做题上。”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原处长郭蔚蔚说。
学校:加强体育工作综合性制度设计
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教育局党委委员、苏州高新区实验初中教育集团原总校长严建春看来,落实《方案》不仅要着眼于考试本身,更要对学校体育工作做出综合性制度设计。“以我过去任职的学校为例,我们在4个校区选拔了6名体育教师担任中层干部,提高体育教师的政治待遇。”他说,“这样的举措不仅留住了人才,更让全校教师都意识到了体育课的价值。体育教师不让课,其他教师不占课,学校体育工作自然开展得顺利。”
“师资、硬件水平大幅提升后,学校要做的就是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狠抓课堂教学质量,做到教会、勤练、常赛。”聂真新分析,部分学校无法做到开齐开足体育课,有客观原因,但关键还是看校领导,“希望随着《方案》的出台,过去‘两个哨子一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的体育课成为历史”。
03
警惕“应试体育”新问题
关于体育中考培训班,你怎么看? …
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你的观点...